一、市场表现:回调中的资金韧性
上周(2025 年 7 月 28 日至 8 月 1 日)小米集团 – W(01810.HK)股价呈现 “资金逆势加仓、估值短期承压” 的特征。尽管恒生指数累计下跌 3.47%,小米股价周跌 8.64%,但南向资金连续 6 个交易日净买入 41.36 亿港元,其中 7 月 29 日单日净买入 16.59 亿港元创三个月新高,显示内地投资者对小米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。
从技术面看,小米股价在 53-55 港元区间形成强支撑,成交量在回调期间放大至日均 7263 万股(8 月 4 日数据),较前月均值增长 23%。这一现象与 2024 年 3 月 SU7 发布前的 “深蹲起跳” 走势高度相似,暗示市场对小米汽车业务的预期正在升温。
二、核心驱动:汽车业务突破与政策红利共振
1. 汽车业务:交付量与产能双突破
2. 手机业务:高端化与政策红利双重催化
3. 生态协同:AIoT 与云计算双轮驱动
三、资金动向:内外资共振下的估值重估
1. 南向资金主导定价权
2025 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 8668 亿港元,小米成为核心配置标的。7 月 29 日单日成交金额达 39.96 亿港元,占港股通总成交额的 10.3%,显示内资通过港股通布局小米的热情高涨。
2. 国际资本重新审视小米价值
韩国散户 7 月净买入小米 1.6 亿美元,登顶其海外持仓榜首;摩根士丹利上调目标价至 65 港元,认为汽车业务毛利率(23.2%)超行业平均水平,支撑估值修复。高盛测算,若小米汽车 2026 年销量达 80 万辆,其市值有望突破 2 万亿港元。
四、风险与机遇:产能与政策的博弈平衡点
1. 短期风险提示
2. 长期机遇窗口
五、投资策略:三步把握小米港股配置机遇
1. 开户指南:低门槛布局核心资产
2. 仓位配置:攻守兼备的组合策略
3. 操作技巧:捕捉关键时间节点
六、结语:港股配置正当时,小米开启新增长周期
当前小米港股动态市盈率仅 41.72 倍,显著低于新能源车行业平均的 65 倍,叠加汽车业务规模化量产、AIoT 生态协同效应释放,估值修复空间巨大。
原创文章,作者:港股开户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aiganggu.com/analysis/146.html